首页 >> 常识问答 >

沈括雁荡山原文及翻译

2025-09-23 09:33:41

问题描述:

沈括雁荡山原文及翻译,跪求好心人,拉我一把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9-23 09:33:41

沈括雁荡山原文及翻译】一、文章总结

沈括是北宋著名的科学家、政治家和文学家,他在《梦溪笔谈》中记载了大量自然现象与地理知识。其中,《雁荡山》一篇详细描述了雁荡山的地质构造、地貌特征以及当地百姓对自然现象的解释,体现了沈括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力和科学精神。

本文通过分析沈括对雁荡山的描写,结合其历史背景与地理知识,展示了古人如何通过观察自然来理解世界。文章以原文与翻译相结合的方式,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篇具有科学价值的古文。

二、原文与翻译对照表

原文 翻译
雁荡山,在温州永嘉县。 雁荡山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。
山多奇峰,石壁千尺,有如削成。 山中有许多奇特的山峰,石壁高耸千尺,像是被刀削出来的一样。
其下有深涧,水声潺潺,鸟鸣不绝。 山脚下有深谷,水流潺潺,鸟叫声不断。
人迹罕至,唯闻风声与水声。 人很少到那里,只能听到风声和水声。
或曰:此山乃龙所居也。 有人说,这座山是龙居住的地方。
或曰:此山为神所筑,故其形异。 有人说,这座山是神建造的,所以形状特别。
沈括曰:非也,此山之形,乃自然之力所成也。 沈括说:不是这样的,这座山的形状是自然力量形成的。
盖因地势高,风雨激荡,久而石裂,遂成奇峰。 因为地势高,风雨冲击,时间久了岩石裂开,形成了奇特的山峰。
水流经岩隙,遂成涧谷。 水流过岩石的缝隙,就形成了山谷。
此皆天地造化,非人力所能为也。 这都是天地的造化,不是人力可以做到的。

三、内容分析

沈括在《雁荡山》中并没有单纯地描绘山景,而是结合自己的观察与思考,提出了一套关于山体形成和地貌演变的理论。他指出,雁荡山的奇特形态并非神话传说中的“龙居”或“神筑”,而是由自然力量长期作用的结果。

这种观点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,体现了沈括对自然规律的探索精神。他强调“自然之力”,反对迷信,主张用理性去认识世界,这正是古代科学思想的重要体现。

四、结语

《雁荡山》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,更是一篇蕴含科学思维的散文。沈括通过细致的观察与逻辑推理,揭示了自然界的奥秘,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自然认知经验。这篇文章不仅具有文学价值,更具备重要的科学意义,值得我们深入学习与研究。

如需进一步了解《梦溪笔谈》其他篇章,欢迎继续提问。

  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