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成语敝帚自珍意思】“敝帚自珍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字面意思是“破扫帚也自己珍惜”,比喻自己拥有的东西虽然不值钱或不完美,但仍然非常珍惜。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对自己所拥有的物品、观点或经历怀有深厚的感情,即使别人看来并不珍贵。
该成语出自《汉书·张释之传》,原文为:“夫士卒尽,而君不以时进,此则臣之罪也;若其亡,则君之过也。今虽残,犹可为用,愿君勿弃。”后世引申为“敝帚自珍”,强调对自身所拥有之物的珍视。
成语“敝帚自珍”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敝帚自珍 |
拼音 | bì zhǒu zì zhēn |
出处 | 《汉书·张释之传》 |
释义 | 比喻自己拥有的东西即使不值钱或不完美,也十分珍惜 |
用法 | 多用于形容人对自己拥有的事物怀有感情,或对自己的观点、作品等非常珍视 |
近义词 | 珍爱如宝、视若珍宝、爱不释手 |
反义词 | 视如粪土、弃若敝履、不屑一顾 |
例句 | 他虽然只有一把旧椅子,却总是小心翼翼地保护着,真是敝帚自珍。 |
使用场景举例
- 个人情感:一个人可能对童年时的玩具或老照片格外珍惜,这也可以称为“敝帚自珍”。
- 学术研究:学者在研究过程中可能会对早期的研究成果或笔记特别珍视,即使它们不够完善。
- 艺术创作:艺术家对自己的初稿或未完成的作品常常充满感情,不愿轻易丢弃。
小结
“敝帚自珍”不仅是一种情感表达,更是一种生活态度。它提醒我们,即使是最平凡的事物,也可能承载着独特的情感价值。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,学会珍惜自己拥有的,或许是一种难得的智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