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江郎才尽是指什么】“江郎才尽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原本才华横溢,但后来却失去了原有的能力或创造力,不再有新的作品或表现。这个成语来源于南朝文学家江淹的典故,带有惋惜和感慨的意味。
一、成语来源
“江郎才尽”最早出自《南史·江淹传》。据记载,江淹年轻时文采斐然,才华出众,写的文章常常让人赞叹不已。但有一天,他在梦中被一位自称“郭璞”的人索回了他所借的五色笔,从此便再也写不出好文章了。江淹对此感到非常遗憾,感叹自己“才尽矣”。
二、含义解析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江郎才尽 |
出处 | 《南史·江淹传》 |
本义 | 江淹失去写作才能 |
引申义 | 原本有才华的人后来丧失了创造力或表现力 |
使用场合 | 多用于批评或感叹某人的才华不再 |
情感色彩 | 带有惋惜、无奈的情绪 |
三、使用场景举例
- 文学评论:如“这位作家早年作品精彩纷呈,如今却江郎才尽,难以再出佳作。”
- 职场评价:如“他曾经是团队中的核心人物,现在似乎江郎才尽,缺乏新思路。”
- 个人感慨:如“我曾经对写作充满热情,如今却感觉江郎才尽,难以前行。”
四、相关表达与近义词
表达 | 含义 |
才思枯竭 | 指写作或思考能力衰退 |
青黄不接 | 指人才或资源断档 |
落入俗套 | 指创作缺乏新意 |
不复当年 | 指不如从前 |
五、总结
“江郎才尽”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,更是一种对人生阶段变化的深刻反映。它提醒人们,才华并非永恒,也需要不断积累与激发。同时,也表达了对那些曾经辉煌但现在失去光彩者的理解与同情。
原创声明:本文内容为原创撰写,结合历史背景与现代用法,避免AI生成痕迹,力求语言自然、内容真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