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填写家访活动记录表时如何填写受访学生个人基本情况】在开展家访活动时,填写《家访活动记录表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。其中,“受访学生个人基本情况”是记录的核心内容之一,它能够帮助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、成长环境和学习状况,为后续的教育工作提供依据。
为了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,教师在填写这一部分内容时应做到细致、真实、规范。以下是对“受访学生个人基本情况”填写要点的总结,并附有参考表格格式,便于实际操作。
一、填写
1. 学生基本信息
包括姓名、性别、年龄、班级、学号等,这些是基础信息,必须准确无误。
2. 家庭成员情况
需要详细列出父母或监护人的姓名、职业、联系方式,以及是否有其他家庭成员(如祖父母、兄弟姐妹)一同居住。
3. 家庭经济状况
简要说明家庭收入水平、是否有经济困难,是否享受国家或学校的相关资助政策。
4. 家庭教育方式
记录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态度、日常管理方式,是否重视学业、是否参与孩子的学习过程。
5. 学生性格与行为表现
根据家访观察,简要描述学生的性格特点、在校表现、与同学相处情况等。
6. 特殊需求或问题
如学生是否有身体残疾、心理问题、学习困难等特殊情况,需如实记录。
7. 家访时间与地点
明确记录家访的具体日期、时间和地点,便于后续查阅与跟进。
二、参考表格模板
项目 | 内容 |
学生姓名 | 张三 |
性别 | 男 |
年龄 | 12岁 |
班级 | 五年级(2)班 |
学号 | 008 |
家庭住址 | XX市XX区XX街道XX小区X栋X单元 |
家长姓名 | 张某(父亲) |
职业 | 工人 |
联系电话 | 138XXXXXXX |
是否有其他家庭成员 | 是(母亲:李某,家庭主妇;弟弟:张小四,小学三年级) |
家庭经济状况 | 中等,无特别困难,未申请补助 |
教育方式 | 家长注重学习成绩,平时辅导孩子作业,鼓励积极进取 |
学生性格 | 聪明但较内向,课堂发言较少 |
行为表现 | 在校遵守纪律,与同学关系一般 |
特殊需求 | 无明显特殊需求,但建议加强口语表达训练 |
家访时间 | 2025年4月5日 15:00-16:30 |
家访地点 | 家中 |
三、注意事项
- 填写时应保持客观、中立,避免主观臆断。
- 对于敏感信息(如家庭经济状况、心理健康问题),应谨慎处理,保护学生隐私。
- 家访后应及时整理记录,便于后续跟踪与反馈。
通过规范填写“受访学生个人基本情况”,可以有效提升家访工作的质量和效果,为家校共育提供有力支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