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疾恶如仇是什么意思】“疾恶如仇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对坏人坏事非常痛恨,态度坚决,毫不容忍。这个成语表达了强烈的正义感和道德立场,常用来赞美那些敢于斗争、不畏强权的人。
一、成语解析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疾恶如仇 |
拼音 | jí è rú chóu |
出处 | 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:“疾恶如仇,见善若渴。” |
释义 | 对坏人坏事非常痛恨,像对待仇人一样。 |
用法 | 作谓语、定语;多用于形容人的性格或行为。 |
近义词 | 嫉恶如仇、憎恶如仇、痛恨入骨 |
反义词 | 容恶如流、忍辱负重、无动于衷 |
二、成语的使用场景
1. 褒义场合:常用于表扬有正义感、敢于揭露丑恶现象的人。
- 例句:他为人正直,疾恶如仇,从不与坏人同流合污。
2. 文学作品中:常用于塑造正面人物形象,增强人物的正义感。
- 例句:小说中的主人公疾恶如仇,最终伸张了正义。
3. 现实生活中:可用于描述某些人对社会不良现象的强烈反感。
- 例句:他对腐败现象疾恶如仇,经常向有关部门举报。
三、成语背后的文化意义
“疾恶如仇”不仅是一种个人品质,更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对“善恶分明”的重视。古人提倡“路见不平,拔刀相助”,强调人要有责任感和道德勇气。这种精神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,尤其是在维护公平正义、抵制不正之风方面。
四、总结
“疾恶如仇”是一个富有正能量的成语,表达的是对邪恶势力的强烈憎恨和对正义的坚定追求。它不仅是语言的精华,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体现。在当今社会,我们更需要这样一种精神,去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,坚守内心的良知与正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