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古诗观潮翻译及原文】《观潮》是宋代诗人周密所作的一首描写钱塘江大潮壮观景象的古诗。这首诗语言凝练,意境开阔,生动描绘了潮水奔腾、气势磅礴的自然奇观,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与赞美。
一、原文
《观潮》
浙江之潮,世谓之“天堑”。其来也,势若雷霆,声如雷鼓。既至,则白浪如雪,横亘千里。人皆仰视,莫不惊叹。余尝于八月十八日,亲见其壮,遂作此诗以记之。
二、翻译
《观潮》翻译:
钱塘江的潮水,世人称之为“天堑”。它来的时候,气势如同雷霆万钧,声音犹如雷鼓轰鸣。等到它到来时,白色的浪花像雪一样翻滚,横跨千里。人们都仰头观看,无不感到惊叹。我曾在八月十八日亲眼目睹这一壮观景象,于是写下这首诗来记录。
三、与表格对比
项目 | 内容 |
诗名 | 《观潮》 |
作者 | 周密(南宋) |
体裁 | 古诗(文言文) |
写作背景 | 描写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,时间在农历八月十八日 |
主题 | 自然奇观、潮水气势、人文感受 |
语言风格 | 简洁凝练,富有画面感和节奏感 |
表现手法 | 比喻(如“白浪如雪”)、拟声(如“声如雷鼓”) |
艺术特色 | 气势恢宏,意境深远,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|
四、赏析要点
1. 气势宏大:通过“势若雷霆”、“声如雷鼓”等词句,展现出潮水的震撼力。
2. 画面感强:“白浪如雪,横亘千里”,形象地描绘出潮水的浩瀚与壮丽。
3. 情感真挚:诗人亲身经历后,写下此诗,表达了对自然伟力的敬佩之情。
4. 文化象征:钱塘江潮被视为自然奇迹,也承载着丰富的民俗与历史内涵。
通过阅读《观潮》,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古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观察与艺术表达,也能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。无论是从文学角度还是文化角度来看,这首诗都值得细细品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