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天苍苍野茫茫出自哪首诗】“天苍苍,野茫茫”这句诗出自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《敕勒歌》。这首诗描绘了北方草原的辽阔景象,语言质朴自然,意境开阔,是古代诗歌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。
一、
《敕勒歌》是一首流传于我国北方地区的民歌,最早见于《乐府诗集》。全诗共四句,其中“天苍苍,野茫茫,风吹草低见牛羊”最为著名,生动地描绘了广袤草原上风起草动、牛羊成群的景象。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活风貌,也体现了古代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与赞美。
“天苍苍,野茫茫”作为诗中的前两句,通过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天空辽远、原野无边的壮阔画面,为后文描写草原上的动物活动奠定了基调。
二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 |
诗句 | 天苍苍,野茫茫 |
出处 | 北朝民歌《敕勒歌》 |
作者 | 不详(民间流传) |
朝代 | 南北朝时期 |
体裁 | 民歌 / 乐府诗 |
原文 | 天苍苍,野茫茫,风吹草低见牛羊 |
赏析 | 描绘北方草原的辽阔景象,语言简练,意境深远 |
影响 | 成为描写草原风光的经典诗句,广泛传颂 |
三、结语
“天苍苍,野茫茫”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,更是一种文化符号,承载着人们对广阔天地的向往和对自然和谐共生的感悟。这首诗虽然短小,却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而被历代传诵,成为中华文学宝库中的瑰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