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乐善好学是什么意思】“乐善好学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一个人性格善良、乐于助人,并且热爱学习、勤奋好问。这个成语由“乐善”和“好学”两个部分组成,分别表达了道德品质与学习态度。
一、词语解释
词语 | 含义 |
乐善 | 喜欢做善事,乐于行善,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。 |
好学 | 热爱学习,勤于思考,不断追求知识和进步。 |
二、出处与用法
“乐善好学”最早见于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:“夫贤者之为人也,乐善好学,不耻下问。”这句话强调了有德之人不仅心地善良,还具备不断学习的精神。
在现代语境中,“乐善好学”多用于赞美他人或自我勉励,表达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。
三、实际意义
1. 道德层面:强调个人应具备仁爱之心,乐于帮助他人,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。
2. 学习层面:鼓励人们保持好奇心,持续学习,提升自我素质。
3. 人格塑造:倡导内外兼修,既要有良好的品德,也要有扎实的知识基础。
四、与其他成语对比
成语 | 含义 | 与“乐善好学”的区别 |
好学不倦 | 热爱学习,不知疲倦 | 更强调学习的坚持性 |
乐于助人 | 喜欢帮助别人 | 更侧重于助人行为,不涉及学习 |
博学多才 | 学识广博,才能出众 | 强调知识丰富,而非道德品质 |
五、总结
“乐善好学”是一个富有内涵的成语,它不仅是对个人品格的肯定,也是一种人生理想。它告诉我们,一个真正优秀的人,不仅要心怀善念,还要不断追求知识与成长。在当今社会,这种精神尤为重要,有助于我们构建更加和谐、进步的社会环境。
关键词:乐善好学、道德修养、学习态度、人格培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