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但余钟磬音的上一句】“但余钟磬音”出自唐代诗人常建的《题破山寺后禅院》。这句诗描绘了寺庙中宁静悠远的钟磬之声,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、心境平和的意境。下面将对“但余钟磬音”的上一句进行总结,并以表格形式呈现相关信息。
一、
“但余钟磬音”是唐代诗人常建在《题破山寺后禅院》中的一句诗,整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古寺时所见的清幽景色与内心的宁静感受。其中,“但余钟磬音”一句,表达了诗人对寺庙中钟磬声的留恋与沉醉。
该句的上一句是“万籁此都寂”,意思是万物在此刻都归于寂静,唯有钟磬的声音仍在回荡。这两句诗形成鲜明对比,突出了声音在寂静中的独特存在,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禅意的深刻体会。
二、相关诗句信息表
诗句 | 出处 | 作者 | 释义 | 上一句 |
但余钟磬音 | 《题破山寺后禅院》 | 常建 | 只剩下钟磬的声音 | 万籁此都寂 |
万籁此都寂 | 《题破山寺后禅院》 | 常建 | 一切声音都静止了 | — |
三、补充说明
“万籁此都寂”中的“万籁”指的是自然界的各种声音,如风声、鸟鸣等。“此都寂”表示此时此刻一切都归于寂静。而“但余钟磬音”则进一步强调,在这种寂静中,只有钟磬的声音仍然回荡,营造出一种空灵、幽静的氛围。
这种写法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观察,也反映出他对禅宗思想的理解与追求。通过声音的描写,传达出一种超越世俗、回归内心的精神境界。
如需更多关于这首诗的赏析或相关背景知识,欢迎继续提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