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芟夷是什么意思】“芟夷”是一个汉语词语,常用于古代文献或文学作品中,表示铲除、清除的意思。它多用于描述对有害之物、敌人或不良势力的彻底清除。本文将从词义解析、用法举例及常见搭配等方面进行总结,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。
一、词义解析
词语 | 拼音 | 释义 |
芟夷 | shān yí | 削除、铲除;引申为消灭、清除 |
“芟”原指割草、除草,引申为去除、铲除;“夷”有平坦、平定之意,也含“消灭、清除”的含义。合起来,“芟夷”即指彻底地清除障碍或敌人。
二、用法与出处
“芟夷”在古文和诗词中较为常见,常用于描述战争、政治斗争或思想上的清理。以下是几个典型用法:
1. 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
“芟夷其民而树之官。”
——意为铲除百姓,设立官职,形容统治者的残酷手段。
2. 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:
“芟夷群慝,以安黎庶。”
——意为铲除奸邪之人,使百姓安宁。
3. 现代文学中:
如鲁迅文章中偶尔使用“芟夷”一词,表达对旧思想、旧制度的批判。
三、常见搭配与近义词
搭配 | 说明 |
芟夷敌寇 | 清除敌人 |
芟夷祸根 | 消灭祸患根源 |
芟夷旧制 | 废除旧制度 |
近义词 | 解释 |
铲除 | 彻底消灭 |
清除 | 去掉、消除 |
灭绝 | 完全消灭 |
扫除 | 排除、清除 |
四、总结
“芟夷”是一个带有古风色彩的词汇,主要表示彻底清除、消灭的意思。它不仅用于军事或政治语境,也可用于抽象意义上的思想或制度清理。虽然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,但在文学、历史研究等领域仍具有重要意义。
表格总结:
项目 | 内容 |
词语 | 芟夷 |
拼音 | shān yí |
释义 | 削除、铲除;引申为消灭、清除 |
出处 | 《左传》《后汉书》等古籍 |
用法 | 多用于军事、政治、文学语境 |
近义词 | 铲除、清除、灭绝、扫除 |
适用场景 | 古文、历史、文学、政治评论等 |
如需进一步了解该词在具体文本中的使用,可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