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七律登庐山诗词原文】《七律·登庐山》是毛泽东于1959年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,表达了作者登上庐山时的豪情壮志与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。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庐山的自然风光,也寄托了诗人对历史、现实和未来的深刻思考。
一、
《七律·登庐山》全诗共八句,每句七个字,结构严谨,语言凝练,情感充沛。诗中描绘了庐山的雄伟景色,同时也借景抒怀,抒发了作者对革命道路的坚定信心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。
全诗如下:
> 一山飞峙大江边,
> 跃上葱茏四百旋。
> 冷眼向洋看世界,
> 热风吹雨洒江天。
> 寻常最是风雷急,
> 最是人间有味甜。
> 万里长江横渡,
> 极目楚天舒。
二、诗文解析表
句子 | 解析 |
一山飞峙大江边 | 描写庐山高耸于长江之畔,气势磅礴。 |
跃上葱茏四百旋 | 表示登上庐山的山路曲折蜿蜒,需攀登四百多级台阶。 |
冷眼向洋看世界 | 表达诗人以冷静的目光审视国际局势,胸怀天下。 |
热风吹雨洒江天 | 描绘庐山天气变化多端,风雨交加,景象壮丽。 |
寻常最是风雷急 | 指平时看似平静,但关键时刻却风云突变,充满挑战。 |
最是人间有味甜 | 表达在艰难困苦中仍能体会到生活的美好与希望。 |
万里长江横渡 | 表现诗人豪迈气概,有如横渡长江一般无畏。 |
极目楚天舒 | 展望远方,心境开阔,情绪豁达。 |
三、创作背景简述
此诗作于1959年,正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,社会正处于探索阶段。毛泽东在庐山召开会议期间,登上庐山,触景生情,写下此诗。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观的赞美,也有对时代风云的感慨,体现了他作为政治家与诗人的双重情怀。
四、艺术特色
- 语言凝练:全诗用词简洁有力,富有节奏感。
- 意境深远: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,传达出深沉的思想感情。
- 情感真挚:表现出诗人对国家、人民的深厚感情。
五、结语
《七律·登庐山》不仅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,更是一部反映时代精神与个人情怀的文学佳作。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,成为现代中国诗歌史上的重要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