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> 常识问答 >

长安年少惜春残争认慈恩紫牡丹原诗及译文

2025-08-20 14:58:47

问题描述:

长安年少惜春残争认慈恩紫牡丹原诗及译文,蹲一个懂的人,求别让我等太久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8-20 14:58:47

长安年少惜春残争认慈恩紫牡丹原诗及译文】一、

“长安年少惜春残,争认慈恩紫牡丹”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《牡丹》一诗。此句描绘了长安城中的年轻人们在春天将尽时,争相观赏慈恩寺中盛开的紫色牡丹的情景。诗句语言优美,情感细腻,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向往。

全诗通过描写牡丹的艳丽与短暂,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易逝、时光难留的感慨。同时也反映了唐代社会对花卉文化的重视,尤其是对牡丹的喜爱。

二、原诗及译文对照表

诗句 原文 译文
1 长安年少惜春残 长安城中的年轻人惋惜春光将尽
2 争认慈恩紫牡丹 纷纷前往慈恩寺欣赏那紫色的牡丹
3 一自胡尘入汉关 自从胡人入侵中原以来
4 几处楼台与酒坛 多处楼阁和酒馆已荒废
5 此日花前犹寂寞 如今在这花前仍感到寂寞
6 他年谁是主中看 将来谁还会像今天这样欣赏它呢

三、诗歌背景与赏析

李商隐是晚唐著名诗人,以辞藻华丽、情感深沉著称。他的这首《牡丹》虽短,却意境深远。诗中“长安年少惜春残”一句,不仅写出了春光易逝的自然规律,也暗示了人生短暂、青春易老的哲理。“争认慈恩紫牡丹”则表现了人们对美的追求与向往,体现出当时社会对花卉文化的浓厚兴趣。

诗的后四句转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,表达了作者对盛衰无常的深刻体悟。整首诗情感真挚,语言凝练,是李商隐咏物诗中的佳作。

四、结语

“长安年少惜春残,争认慈恩紫牡丹”不仅是对牡丹盛开景象的描写,更是对人生、时光、文化的一种深刻思考。通过这首诗,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对自然之美与人生哲理的细腻感悟。

  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