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心灵手巧是什么意思】“心灵手巧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常用来形容一个人不仅心思细腻、聪明灵活,而且动手能力强,做事细致认真。这个成语多用于赞美他人在手工、艺术、生活技能等方面的出色表现。
一、含义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心灵手巧 |
拼音 | xīn líng shǒu qiǎo |
解释 | 心思灵敏,手技高超;形容人聪明能干,擅长动手操作。 |
出处 | 《红楼梦》中曾有类似表达,但具体出处不详。 |
用法 | 多用于称赞别人做事精细、有创意或手艺好。 |
近义词 | 巧手匠心、心灵手敏、技艺高超 |
反义词 | 胆大心粗、笨手笨脚、粗心大意 |
二、详细解释
“心灵”指的是人的思维敏捷、观察力强,能够迅速理解事物的内在规律;“手巧”则是指手部动作灵活、技巧娴熟,能够将想法转化为实际成果。两者结合,强调的是一个人在智力与实践能力上的全面性。
这个成语常用于以下几个场景:
- 日常生活:如夸赞孩子做手工时非常细致。
- 艺术创作:如评价一位画家构思巧妙、笔触精湛。
- 职业领域:如形容一名厨师刀工好、设计者创意丰富。
三、使用示例
1. 她心灵手巧,自己动手做了很多漂亮的布艺玩具。
2. 这位老匠人手艺精湛,真是心灵手巧的代表。
3. 孩子们在手工课上展示出心灵手巧的一面,令人赞叹。
四、注意事项
虽然“心灵手巧”是褒义词,但在使用时也需注意场合和对象。若对一个不太擅长动手的人说“你真心灵手巧”,可能会让人感到尴尬或误解。因此,使用该成语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搭配。
五、结语
“心灵手巧”不仅是对一个人能力的认可,也是对其综合素质的肯定。它鼓励人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,成为一个既有智慧又有实践能力的人。